News

深入了解卡博替尼:探究其药物特性及作用机制

卡博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卡博替尼是什么药,以及其在临床上的作用和应用。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包括c-Met、VEGFR1、VEGFR2、VEGFR3、ROS1、RET、AXL、NTRK1、KIT、TRKB、TIE2、MCSFR、RON、FLT3、PDGFRα和PDGFRβ等。

卡博替尼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上述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同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卡博替尼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和肝细胞癌(HCC)。

1. 晚期肾细胞癌(RCC)

卡博替尼是第一个被证实能够显著延长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METEOR研究)中,卡博替尼与安慰剂相比,显著延长了晚期肾细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卡博替尼组的中位PFS为7.4个月,安慰剂组为3.8个月(HR=0.48,P<0.0001);卡博替尼组的中位OS为21.4个月,安慰剂组为16.5个月(HR=0.66,P=0.0007)。

此外,卡博替尼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也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1% vs 5%,P<0.0001)。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卡博替尼于2015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肾细胞癌的二线治疗,2016年被欧盟EMA批准用于晚期肾细胞癌的二线治疗。

2. 肝细胞癌(HCC)

卡博替尼是第一个被证实能够显著延长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CELESTIAL研究)中,卡博替尼与安慰剂相比,显著延长了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

卡博替尼组的中位OS为10.2个月,安慰剂组为8.0个月(HR=0.76,P=0.0023)。

此外,卡博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也显著长于安慰剂组(5.2个月 vs 1.9个月,HR=0.44,P<0.0001)。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卡博替尼于2019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

卡博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高血压、腹泻、手足皮肤反应、疲劳、食欲减退、恶心、口腔炎、蛋白尿等。

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可通过对症治疗和剂量调整进行管理。

总之,卡博替尼作为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晚期肾细胞癌和肝细胞癌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生存获益,已成为这两种肿瘤的重要治疗选择。

然而,卡博替尼的最佳剂量、疗程、联合治疗方案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此外,卡博替尼在其他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癌等)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随着对卡博替尼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不断优化,卡博替尼有望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联系我们

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 kk600166
| 333@163.com

| -

首页
复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