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替尼 说明书
司美替尼的说明书内容:
适用于 3 岁及 3 岁以上伴有症状、无法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N)的 Ⅰ 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儿童患者。
心血管疾病:心肌病(23%)、水肿(20%)、面部水肿(<20%)、高血压(<20%)、射血分数降低(22%)、窦性心动过速(20%)。
皮肤:痤疮样疹(50%-54%)、毛发改变(32%)、皮炎(36%)、湿疹(28%)、斑丘疹(39%)、甲沟炎(48%)、瘙痒(46%)、皮肤感染(20%)、皮疹(80%-91%)、干皮症(60%)。
内分泌代谢:血清白蛋白降低(51%),血清钾降低(18%),血清钠降低(16%),淀粉酶升高(18%),血清钾升高(27%),血清钠升高(18%),体重增加(<20%)。
胃肠道:腹痛(76%)、便秘(34%)、食欲下降(22%)、腹泻(70%-77%;严重腹泻:24%)、血清脂肪酶升高(32%)、恶心(66%)、口腔炎(50%)、呕吐(82%)、口干(20%)。
泌尿生殖系统:血尿(22%),蛋白尿(22%)。
血液和肿瘤:贫血(24%),中性粒细胞减少(33%,≥3 级:4%),淋巴细胞减少(20%,≥3 级:2%)。
肝脏: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5%),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18%),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41%)。
神经系统:疲劳(56%),头痛(48%)。
神经肌肉和骨骼:血样中肌酸磷酸激酶升高(76%-79%),肌肉骨骼疼痛(58%)。
眼科:视力模糊(≤15%)、白内障(≤15%)、高眼压(≤15%)、眶周水肿(<20%)、畏光(≤15%)、视力损害(<20%)。
肾:急性肾功能衰竭(<20%)。
呼吸:呼吸困难(<20%)、鼻出血(28%)、缺氧(24%)。
其他:发烧(56%)。
出血风险:司美替尼胶囊含维生素 E,超每日推荐摄入量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接受维生素 K 拮抗剂或抗血小板拮抗剂的患者出血风险更高,需监测出血情况,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心脏毒性:心肌病,即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基线值≥10%,在 NF1 研究中,近四分之一患儿接受司美替尼治疗时出现。少数患者 LVEF 低于正常下限,需定期超声心动图检查。
CPK 升高:超四分之三接受司美替尼治疗的儿童患者出现 CPK 升高,包括 3 级或 4 级事件,可能导致剂量减少,需定期监测血清 CPK。
皮肤毒性:皮疹常见,包括痤疮样皮炎、斑丘疹和湿疹等,可能需中断治疗或减少剂量。其他皮肤毒性如严重的手掌 - 足底红细胞感觉障碍综合征也有发生,需监测严重皮疹。
胃肠道毒性:大多数患儿出现腹泻,包括 3 级腹泻,可能导致治疗中断、剂量减少或永久停药。患者应在腹泻发作时立即使用止泻药并增加液体摄入量。
眼部毒性:儿童患者出现视力模糊、畏光、白内障和高血压等,少数患者视力模糊导致治疗中断。严重眼部毒性如视网膜静脉阻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也有发生,需定期进行全面眼科评估。
肝损害:中度至重度肝损害患者中,司美替尼暴露增加,可能需修改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存在潜在的重要相互作用,需调整剂量或频率、额外监测或选择替代疗法。
丙二醇:一些剂型可能含丙二醇,有大量潜在毒性,使用需谨慎。
胎儿毒性:根据作用机理和动物生殖研究数据,司美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储存在 25°C(77°F);允许在 15°C 到 30°C(59°F 到 86°F)之间偏移。原瓶储藏,请勿去除干燥剂,防潮。
司美替尼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1 和 2(MEK1/2)的抑制剂。MEK1/2 蛋白是细胞外信号相关激酶(ERK)途径的上游调节因子,常在多种癌症中被激活。在动物实验中,司美替尼可抑制 NF1 小鼠的 ERK 磷酸化,并减少神经纤维瘤的数量、体积和增殖。
以上内容均由网络公开信息整理而得,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